来源:青岛代理记账时间:2018-08-20 09:45
一、金三个税扣缴系统新升级
一是扣缴申报客户端的名称由“金税三期个人所得税扣缴系统”更改为“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
二是原扣缴申报客户端要求同时报自然人登记信息和扣缴报告表送;新扣缴申报客户端要求先行报送自然人登记信息,再报送扣缴报告表。
三是新增自然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的验证功能。通过与公安机关的居民身份登记信息进行比对验证,提示扣缴单位对验证不通过的自然人身份信息进行核实修正。
此次升级后,申报必须是真实“身份证”,说明税务申报系统与其他部门系统已经联网了!
通过此次重大升级不难发现,以身份证为纳税人识别号全国联网个税系统来了,会计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青岛注册公司小编顺便提醒一下:8月由于个税申报系统升级,信息输入量大,建议广大财税人员提前“干活”,不然即便忙疯也可能做不完喔。
二、员工长期工资为3500元,将成重点稽查对象!
最近总被一则税务公告刷屏!
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风险提醒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5〕205号)有关规定,单位向个人支付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时,无论是否达到纳税标准,均应在税法规定的期限内如实、准确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并解缴税款。
近期,税务部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部分纳税申报数据存在较高涉税风险。如:个人工资薪金为0元或1元、单位大部分员工长期工资薪金为3500元、规模较大或经营状况较好的单位长期申报税额为0元等情形,明显不符合常理。税务机关将定期针对上述情形,进行评估核查。请相关单位和个人及时排查上述涉税风险,如实、准确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金税三期很强大
以大数据著称的金税三期,将实现覆盖税务总局、国税、地税各级机关以及与其他政府部门的网络互联,逐步建成基于因特网的纳税服务平台。
国地税合并正式完成后,要干什么?税务稽查合并。这个非常时期,稽查什么?稽查哪些企业?
1加大税收违法成本
金税三期再次升级将快速对所有纳税人信息进行整合。
a、增强金税三期、加大税收电子信息系统征管功能,强化对纳税人全面涉税业务监控功能,是首要任务。
b、提高应对纳税人偷漏税等税收违法问题的技术手段。
c、让纳税违法分子税收违法成本进一步增加(加大处罚力度和法律责任追究)。
d、公开违法者信息,“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网,随着国地税合并,统一行动在全国展开。“失信者寸步难行”成为现实。
2清扫国地税分散管理盲区
金三系统征管信息大整合,对纳税人涉税行为管理,将会更加集中在,全面税种监管。尤其是:原国地税两分离交叉管理中的漏户和归属权限追究的盲区,将逐户的进行清理。
国地税合并后,税务稽查将会无缝对接!
3追查历史账面数字比对
稽查合并后的大数据储存信息将更加全面、透明。
日常监管纳税评估及纳税人财务数字分析抓取比对,也会更加的精准和便捷。所有数字分析随着国地税稽查正式合并,体现出更加的全面性和更强的针对性。历史假账随着机构合并数字整合,很快就会暴露在阳光下。
4稽查重点放在常年亏损企业
企业常年亏损和微利,一直就是税务稽查关注的要点,此次国地税合并后,将进一步追查亏损真假。
别担心,主要针对“常亏不倒”的企业。为什么会有“常亏不倒”的说法?其意就是:企业常年亏损,但是还在茁壮成长。而且活的不差钱。
做亏损奇葩常见方法有两种:
一是:将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按照比例分解到内外两个账上。
外账常年亏损,内账财源滚滚。自以为做的手段高超,即便“掘坟”排查也无法看出蛛丝马迹。
看看国地税合并的稽查模型吧!简单做法就是:将企业资金流动规律进行有序排比,随机对可比值进行分析,通过外账资金投入的缺口,立刻就会让真假美猴王 现!原!形!
另一种做法就是:
为了减少股东税后分配20%个人所得税,股东们在社会痞子的指导下,拿钱购买发票进行报销。将本该税收分红的资金提前抽走,财务账面显示利润常年亏损。这种做法真out了。
5全力打击增值税虚开发票
虚开发票不是玩笑,犯这种错误别说自己不懂。触电,不是死,就是残!
一群把国家法律当儿戏,利用虚假业务进行违法虚开发票,想以此走狗屎运的人,别再铤而走险。这种无知,不知毁了多少没有定力的企业老板和会计。
三、国家通过个人收入和财产
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1一人一税号,避税难度猛增!
现在企业都是一个税号终身不变,以后个人也一样其实目前的企业纳税人识别号一样,企业开的发票还是收到的发票,税务通过系统都可以一目了然。税务的征管系统将会非常强大!
2强大的金税三期大系统!
金税三期大系统将依靠第三方的力量——金融管理、国土、住建、公安、民政、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等部门的支持来查税。
3现金交易发生巨大变化!
税收征管法将进一步修订,未来会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这些都将促进现金交易的规范管理,社会综合配套条件会一步步完善。
4现金发放工资合理吗?
合理!但是,哪个公司没网银、支付宝?发工资几万几十万的事儿,故意不走银行公户,税务不用去详查,也知道你们想要隐瞒什么。
5会计想在工资上做手脚风险很大
你的所有收入都在税务监控之下!
1、下一步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模式,税务终将会与银行共享信息并比对!
2、工资表上的每一个人员,需要向地税上传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对于多处发放工资的,地税会对该身份证号预警,责成申报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确定一处为工资薪金发放单位,其他单位为兼职,按照20%缴纳个人所得税。
4、全部为兼职的,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减除800或者4000以上*20%部分,剩余部分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5、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工资、薪金存在任职受雇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基本社会保险、接受企业的日常管理,是被包含的共同主体;而劳务报酬不存在上述情况,是与企业分立并存的并列关系。
6、税务对虚列的工资额抵用成本的,一经查实全部剔除,补交企业所得税并处以数倍罚款。
7、工资金额大于社保申报金额的,工资人数大于社保申报人数的,社保稽核时需要补交并有滞纳金。
请禁止这七种避税方式!
结合目前国内企业的主流做法,目前这7类个税违规手段一经查出必受罚。
1找发票抵税,造成费用异常
其实这样操作很多企业都感觉比较简单,比如每个月员工找2000元发票去报销,很多会计图省事,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计入什么福利费、差旅费等。如果长期大额处理的话,会造成企业期间费用异常。之前爆料过,一家互联网企业的油费超过物流公司了。不查你,查谁啊!
2故意不用银行发工资
当移动支付成为潮流的时候,你们还在苦苦的用现金发工资。你自己想一下正常吗?公司基本户都有,员工也不少。公司也不在偏远山区。据不完全统计,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企业,不申报个税、少申报的情况基本都存在。此类企业请注意,再有这样的做法将你会承担后果的。
3补贴不申报个税
也许因为会计税法不熟悉,也许企业故意不申报个税。总有部分企业把企业的饭补、话补、房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没有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你们公司有吗?抓紧整改吧!
4大量员工零申报
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个比例问题,一个企业如果和同地区同行业相比,工资在3500以下的明显偏低的话,你们已经是高风险企业了,此时准备好工资表、银行流水、考勤表吧,你已经在稽查名单里面了!
5“李鬼”发工资
工资太高,找个李鬼代发工资。这也是很多企业的伎俩。到底这样操作是否靠谱,请回答:是否有考勤?是否有简历?没有那你还要这样做吗?
6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
尤其是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工、临时工、第三方员工,很多属于劳务所得进行纳税申报,但是按照工资进行申报了!尤其是营改增之后劳务公司、建筑企业等都要高度重视。虽然你们可能还有怨言,但是根据个人所得税税法不是全职员工是不可以工资申报个税的!
7外包福利也是个火坑
很多企业现在搞得新式的将员工部分福利和工资外包给人力资源个税、管理咨询公司,让他们给你们开发票,然后让他们给你们员工发放工资。这种情况,在实质角度来看也是变相发放工资,是要补税的!
个税如何合理筹划?
1分清收入构成
这是缴纳个税之前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首先认定收入性质,比如以年终一次性奖金方法来计税能享受较低税率,值得注意的是,年终一次性奖金一年只能申报一次。
其次是区分需要缴纳个税和不需要缴纳个税的收入。比如差旅费补贴,但要注意的是我国税法规定:凡是以现金形式发放通讯补助、交通费补贴、餐补,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凡是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实质,并取得合法发票实报实销的,属于企业正常经营费用,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所以留存有效发票,是个人税务筹划的一个实用小技巧。
2了解扣减政策
在认清收入构成后,就要了解自己所能适用的个税扣减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
除了住房公积金外,保险也是实现个人税务筹划的重要手段。比如从今年的7月1日起,就允许个人在规定范围内把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的支出,在当月或当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
因为我国个税税率采取是的超额累进制,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时,增加的工资薪金能带给个人可支配收入会越来越少。